为什么会想到在机场里设计五座中式庭院?如果重来一次,最想对大兴机场作出哪些提升?大兴机场开通前,金羊网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市设计研究院机场事业部副部长刘琮。
刘琮:航站楼设计有几种流程模式,比如一层、一层半、两层、两层半、三层、四层等,越复杂的航站楼,涉及的层数就会越多,因为在不同层会分布不同的功能,比如出发和到达要分层、国际和国内要分层等。通常来说,大型枢纽机场基本通过三层式能解决基本功能。我们为大兴机场设置的是四层式,也是基于大兴机场成为国际航空枢纽的考量。地下两层主要是轨道,以及航站楼的机房、管廊等辅助功能;五层主要作为陆侧餐饮夹层利用空间,也不是基本功能层。
大兴机场主楼的远期客流量将达到7200万人次,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将国内行李提取和国际行李提取也分为两层,这样在客流量达到7200万人次的时候不至于过于拥挤。
此外,这样的设计能尽量让旅客集中在垂直的楼层转换,而不是集中在一个大的楼层上走很远的步行距离。
金羊网:大兴机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,当时为何会想到设计这么大一个航站楼?
刘琮:其实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航站楼是一个结果,而不是说我们最初就一定想做世界最大。这个面积是根据旅客吞吐量计算出来的。去年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已超越了一个亿,根据预测,大兴机场未来的旅客吞吐量也将超过一个亿。而且这座建筑的地下还包含了轨道交通的功能,所以就显得特别大。
金羊网:会否担心大兴机场开通初期的设计客流容量太过超前?大兴机场的远期规划是什么?
刘琮:现在大兴机场的主楼,也就是旅客现在所用的航站楼,容量大概在每年4500万人次。目前东航、南航在首都机场每年的客流量加起来已经有4000万人次左右了,在它们都全面入驻大兴机场之后,再加上国航、中联航、厦航、河北航和一些外航的入驻,可能就已达到4500万人次的设计容量了。大兴机场二期还设计了一座卫星楼,以满足年旅客量7200万人次的候机需求,这个工程预计将在2025年完成。大兴机场计划在2045年建设一座新的航站楼,但目前看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提前——当时我们做客流量预测的时候,雄安新区还没有成立。现在在建设雄安新区的大背景下,T2的设计有可能提前到2030年。
金羊网:大兴机场还没开通,五条指廊末端的五座园子已经成了网红景点。当时我们为何需要设计这五座园子?
刘琮:我们每条指廊的端部都有一块放大的区域,从室内使用空间上来讲其实不需要这么大的空间,否则反而会影响采光、通风等。另外,在机场内部确实也需要一些室外的空间,比如吸烟、休憩等。而且五座指廊正好可以契合中国的五行文化。
金羊网:大兴机场看上去已经是个非常完美的设计了。作为设计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,您会为大兴机场打多少分?
刘琮:其实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说,就没有“完美”二字,总归是有遗憾的。不过总的来说,大兴机场的设计理念和完成度都是相当好的,我觉得可以打90分吧。
刘琮:国际出发现场。我们不知道大兴机场未来国际的流量会发展到多大,如果按7200万年客流量的预测,当初针对国际客流宽度的设计是够的。但国际旅客一旦突破了当时的预测标准的话,国际出港现场的宽度可能会略显不足,就要尽快扩建T2航站楼。而且受到净高的限制,国际出发安检的高度均高还是有些低。
刘琮:航站楼最大的亮点就是C型柱所营造的流动无缝空间和均匀的自然采光,这也是我最满意的一点。
金羊网 记者唐珩为何会想到在机场里设计五座中式庭院?如果重来一次,最想对大兴机场作出哪些提升?大兴机场开通前,金羊网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市设计研究院机场事业部副部长刘琮。
刘琮:航站楼设计有几种流程模式,比如一层、一层半、两层、两层半、三层、四层等,越复杂的航站楼,涉及的层数就会越多,因为在不同层会分布不同的功能,比如出发和到达要分层、国际和国内要分层等。通常来说,大型枢纽机场基本通过三层式能解决基本功能。我们为大兴机场设置的是四层式,也是基于大兴机场成为国际航空枢纽的考量。地下两层主要是轨道,以及航站楼的机房、管廊等辅助功能;五层主要作为陆侧餐饮夹层利用空间,也不是基本功能层。
大兴机场主楼的远期客流量将达到7200万人次,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将国内行李提取和国际行李提取也分为两层,这样在客流量达到7200万人次的时候不至于过于拥挤。
此外,这样的设计能尽量让旅客集中在垂直的楼层转换,而不是集中在一个大的楼层上走很远的步行距离。
金羊网:大兴机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,当时为何会想到设计这么大一个航站楼?
刘琮:其实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航站楼是一个结果,而不是说我们最初就一定想做世界最大。这个面积是根据旅客吞吐量计算出来的。去年首都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已超越了一个亿,根据预测,大兴机场未来的旅客吞吐量也将超过一个亿。而且这座建筑的地下还包含了轨道交通的功能,所以就显得特别大。
金羊网:会否担心大兴机场开通初期的设计客流容量太过超前?大兴机场的远期规划是什么?
刘琮:现在大兴机场的主楼,也就是旅客现在所用的航站楼,容量大概在每年4500万人次。目前东航、南航在首都机场每年的客流量加起来已经有4000万人次左右了,在它们都全面入驻大兴机场之后,再加上国航、中联航、厦航、河北航和一些外航的入驻,可能就已达到4500万人次的设计容量了。大兴机场二期还设计了一座卫星楼,以满足年旅客量7200万人次的候机需求,这个工程预计将在2025年完成。大兴机场计划在2045年建设一座新的航站楼,但目前看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提前——当时我们做客流量预测的时候,雄安新区还没有成立。现在在建设雄安新区的大背景下,T2的设计有可能提前到2030年。
金羊网:大兴机场还没开通,五条指廊末端的五座园子已经成了网红景点。当时我们为何需要设计这五座园子?
刘琮:我们每条指廊的端部都有一块放大的区域,从室内使用空间上来讲其实不需要这么大的空间,否则反而会影响采光、通风等。另外,在机场内部确实也需要一些室外的空间,比如吸烟、休憩等。而且五座指廊正好可以契合中国的五行文化。
金羊网:大兴机场看上去已经是个非常完美的设计了。作为设计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,您会为大兴机场打多少分?
刘琮:其实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说,就没有“完美”二字,总归是有遗憾的。不过总的来说,大兴机场的设计理念和完成度都是相当好的,我觉得可以打90分吧。
刘琮:国际出发现场。我们不知道大兴机场未来国际的流量会发展到多大,如果按7200万年客流量的预测,当初针对国际客流宽度的设计是够的。但国际旅客一旦突破了当时的预测标准的话,国际出港现场的宽度可能会略显不足,就要尽快扩建T2航站楼。而且受到净高的限制,国际出发安检的高度均高还是有些低。
刘琮:航站楼最大的亮点就是C型柱所营造的流动无缝空间和均匀的自然采光,这也是我最满意的一点。